日常生活中,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件很特別的事,有些人的耳朵天生就要比別人多一個小洞,而且民間賦予了它很多神奇的名稱,在這其中最出名的一種叫法稱為“聰明洞”。
其實在醫生眼里這并不是啥子“聰明洞”,這叫“先天性耳前瘺管”。這個小洞不僅沒有讓人變聰明的能力,反而會給我們日常生活中增加的煩惱還不少。別看它平時不痛不癢,啥也不影響 ,只有在擠壓時會有少量白色粘稠性或干酪樣分泌物從管口溢出,但是一旦管理不善引發感染后,則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,如果出現反復感染破潰后還可能會形成瘢痕。
先天性耳前瘺管是一種常見的先天耳畸形,是在人們還在胚胎時期形成耳廓的第一、二鰓弓的6個小丘樣結節融合不良或第一鰓溝封閉不全所致。同一家族的患者往往瘺管側別相同,部位相似,是耳科常見疾病之一,單多于雙,不伴其他外耳畸形。
患有這種病癥的患者也不用太緊張,耳前瘺管的診斷和治療并不難,發病率大約在1.2%-2.5%,臨床治療若無感染史者,不必處理。在急性感染時,用藥物控制好炎癥,對已形成膿腫者,則應當到醫院對患處進行切開引流,待感染控制后,再行瘺管切除術,將其徹底切除,以免復發。
建議有耳前瘺管的患者應當注意以下幾點:
1.飲食上宜清淡,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;
2.平時多鍛煉身體,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,在身體抵抗力差的時候炎癥容易侵犯;
3.沒有感染過的瘺管注意不要用手去擠壓,保護局部清潔,防止發生感染;
4.耳癢的時候不要揉,這樣容易把細菌揉了進去,導致發炎。
聰明在于腦,而不是耳朵多個小洞,科學預防別讓小洞成為大麻煩。